污染物吸附降解 围绕“环境、材料”交叉领域凝练研究方向,探索环境工程领域所需新材料、新技术相关科学问题与应用研究。团队本方向主要研究碳基、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等多孔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吸附、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领域的应用,侧重多孔材料的构效关系和机制研究,为新型、高性能的多孔材料的研发及环境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 环境和能源光催化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光催化剂的表界面结构进行调控,构筑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材料。在太阳能的驱动下,光催化剂产生具有还原性的光生电子和具有氧化性的光生空穴。既可用于抗菌杀菌、污染物深度氧化等环境净化领域,也可进行分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制备碳基化合物等能源转化领域。 ![]() 电催化 为解决能源危机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团队一直致力于寻找可应用于高效能量转换技术的先进电催化剂,以海洋生物质、配合物等为原料,通过构筑催化剂表面的缺陷、调控其尺寸、组成等,设计一系列可用于O2还原、H2析出、CO2还原等反应的高性能电催化剂。在电催化领域已取得了系统性创新研究成果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 二次电池 围绕清洁能源研究方向,探索二次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所需新材料、新技术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应用研究。团队本方向主要研究金属氧/硫化物等电极材料、安全性凝胶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二次电池领域的应用,侧重不同微纳结构、晶体缺陷结构、复合结构的高效储能系统构建和机制研究,为新型、高性能的二次电池体系的研发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多相催化 本团队主要研究不同结构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在多相催化领域的应用。围绕甲烷节能减排技术,侧重于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方面的研究,力图在原子分子水平理解催化反应体系的结构-性能关系,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推动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工业化应用。 ![]() |